戴上“糖帽”藥不能停煙要停
醫(yī)院吳佳麗副院長談糖尿病養(yǎng)生
戴上“糖帽”藥不能停煙要停
“院長健談”是青年時報健康互動平臺的系列活動,,從開始以來,已經(jīng)舉辦了30場,。吳院長參加的是第31期“院長健談”,,讓大家驚訝的是竟然全場座無虛席,,很多聽眾不辭辛勞專程趕來。此次講座主題是“和糖尿病病人談養(yǎng)生”,,由我院副院長吳佳麗主講,。吳院長表示,只要能夠將血糖控制好,,注重養(yǎng)生,,糖尿病人的壽命不會比非糖尿病人的短。她說,,世界上最長壽的糖尿病患者,,從6歲開始應用胰島素治療,去世時89歲,。因為堅持控制血糖和注重養(yǎng)生,,她甚至比沒有糖尿病的親姐妹還要長壽。
患糖尿病后動脈閉塞
“我接診過一個患者,,今年60歲,,患有糖尿病已經(jīng)10多年了,血糖控制得還不錯,。雖然同時患有高血壓,,血壓控制得也不錯,平時愛騎自行車愛旅行,看上去一切都挺好,,生活方式也很健康,。可是,,這個患者每天要吸2包煙,,不論家人和醫(yī)生怎么勸誡,他都做不到,。”吳佳麗副院長說,,“1年前,這個患者出現(xiàn)間歇性跛行,,下肢動脈閉塞,,足趾發(fā)黑,疼痛難忍,。甚至到醫(yī)院做支架植入效果也不好,,需要每天服用止痛片度過。直到發(fā)現(xiàn)自己腎功能不全,,他才終于戒煙,,可為時已晚。”
吳佳麗副院長介紹,,大家都知道吸煙會使糖尿病患者并發(fā)冠心病的幾率增加,。男性吸煙者冠心病死亡率,較非吸煙者高60%~70%,。年輕的男性吸煙者,,發(fā)生猝死的風險要比非吸煙者多2~4倍。
“此外,,糖尿病患者如果吸煙的話,,還會給自己帶來較為嚴重的肢體損害風險,因為吸煙的糖尿病患者,,更容易使自身一些肢體外周動脈,,發(fā)生缺血性病變。研究顯示,,糖尿病患者中,,吸煙組足動脈血液循環(huán),要比不吸煙組差,,吸煙的糖尿病患者,,更易發(fā)生足壞疽。”吳佳麗副院長說,,“患者都知道糖尿病容易并發(fā)腎病,,而如果患者吸煙,,就等于給這種疾病的發(fā)病,創(chuàng)造了一個良好的條件,,吸煙能夠加速腎功能下降。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,糖尿病患者中,,吸煙者腎功能衰退速度,比不吸煙者快得多,。如果糖尿病患者吸煙,,無論采取何種治療方法,糖尿病都會惡化并導致腎功能加速衰退,。我剛才提到的患者就是這樣的情況,。”
戴上“糖帽”藥不能停
“我的病人當中,很多人都抱有僥幸心理,,覺得血糖控制到比較正常的水平,,就可以停藥了,這種觀念是萬萬不可取的,。”吳佳麗副院長介紹,,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,像高血壓一樣,,需要終身治療,。糖尿病一旦控制不好,不僅患者血糖升高,,還會導致各種急慢性并發(fā)癥,,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。“服藥的目的就是為了控制血糖,,只有血糖得到控制,,才可以延緩各種慢性并發(fā)癥的發(fā)生、發(fā)展,,防止急性并發(fā)癥的發(fā)生,。在血糖的控制上,不同年齡的患者可以有不同的控制下限,。”吳佳麗副院長說,,“年紀輕、病程短,、沒有合并癥的患者,,要嚴格控制血糖;而高齡患者,,通常情況下基礎疾病多,,可以相對適當放寬控制目標,。”
“已經(jīng)患有糖尿病的患者,要做好打持久戰(zhàn)的準備,,并且要和醫(yī)生做長期的‘好朋友’,。”吳院長說,“控制血糖是基礎,,此外還不能忽略血壓,、血脂、抗血小板治療,。每個糖尿病患者都會面臨停藥的誘惑,,只有少部分人通過改善生活方式可以使血糖達標,大部分患者還是需要結合藥物控制,。血糖控制情況和用藥調整情況,,一定要跟自己的醫(yī)生及時溝通,絕對不可以擅自做主,。”